我执即为意之动,细微之处见功夫

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,人们慢慢的变得开始怀旧起来,喜欢回忆过去的慢生活,隐居田园间,饮茶论道,服情煮酒,似乎变成了让人向往的生活,甚至大有代表风雅的趋势。
茫茫一座终南山,不知道有多少厌倦了都市喧嚣的男男女女,好像是换了一个人生,然而却从未远离红尘。
生活的条件虽然越来越丰盈,可是随之而来的是人们渐渐成长的欲望,不论是对更美好生活的期待,还是要承担起自己应有的责任,稍不留神,这些看似正常的需求就会膨胀,成为欲望的怪兽,潜伏在黑暗中,吞噬着我们的生命力。
于是,虽然生活好像变得更加富足,美好,却并没有如期而至,相反的是,烦恼却越来越多,压力越来越大。
人生的目标好像是实现了,可是内心却更加迷茫。
也有走上了另外一条道路的人们,在追逐梦想的路上渐行渐远,面对生存的压力,不得不忍气吞声向现实妥协,可是心中的期待却越来越突兀,撕扯着自己的灵魂,在分裂的边缘挣扎。
还有的人则是虚耗了岁月,回首再看,理想早已不知所终,徒留一身的疲惫和累累的债务。
人生不但没有逍遥自在,反而不得不低头叹息。
回归正常人的生活似乎都是一个奢望的愿望,不同的人们走在不同的路上,不论是自己的生活是富足还是贫穷。
内心的煎熬并没有什么分别。
当心中的痛苦和烦恼成了无法解决的问题时,我们无一例外的都会去思考,去探寻能够心安的方法。
有人改变了自己的生活习惯,努力让他看着更加健康,更加阳光一些,好像这样就可以掩盖心中的阴霾。
有人则是倾注在文化艺术之中,试图用超脱的心灵快感去驱散内心的乌云。
还有的人则是诉诸于宗教,把解决不了的困惑直接丢给虚无缥缈的神灵,以减轻自己的心灵负担。
我们看到,健康阳光的生活方式越来越受到欢迎,正能量永远都会受到赞扬。
艺术文化和宗教结合到了一起。
禅宗的心灵问道不仅仅局限在修行人中,而是演化成了修心养性的代名词。
每个人或多或少都会说几句活在当下,放下执着。
然而我们却没有看到,这折射出来的恰恰正是大众背后的焦虑和无助。
没有人喜欢在情绪中煎熬,也没有人不希望自己能够让自己的内心清净自在,所以我们只能不断地想方设法的修心。
练心,以图能够让自己真正的从烦恼中解脱出来。
我们学习了很多方法,不管是池中守阵还是格物致知,不论是活在当下还是放下执着,我们会发现,其实一切的源头都来自于对自我的认知。
心学说,无善无恶心之体,本心本来没有善恶,既然没有善恶,也就没有烦恼。
可是有善有恶意之动,星意一动,有了分别星,善恶自然也就浮现出来,于是烦恼也就随之而来。
换言之,若要追寻清净自在,没有烦恼,我们只需要回归到无善无恶的心之体即可。
也就是说,不要让心意随外界所动,而心意之所以会动,就是因为我们错把人心当成了自我。
有了自我,自然就有了它,有了彼此的分辨,自然就会产生不平衡,进一步伸出嫉妒性。
羡慕性就想要变得更好,而这个更好恰恰就是因为这样的分别心产生的比较。
因此,不论是儒家还是**,都会让我们要放下对自我的执念,也就是我知心学看作是一之动,一只洞产生的。
我知有时候显而易见,有时候却让人难以察觉。
倘若是大是大非的道理,善恶,我们很容易就可以分别出来孰对孰错,进而理解什么是善,什么是恶。
比如公序良德在大多数情况下有着明明白白的善恶观,我们遵循秩序,这就是善。
相反,有人要来插队,要来破坏这个秩序,那么这就是恶。
在这种情况下,我们不会因为对方是什么高学历或者是名人公知就会让步,而是会据理力争,坚持自己认为的善。
可倘若对方的确有急事,有值得谅解的难处,我们也会忽略掉公共秩序予以方便。
像是消防车行走在拥堵的路段,有良知的行人即便会给自己造成麻烦,也会尽量的让道路保持通畅,这就是质量值的表现。
这样的场景下,善恶非常明显,我们都可以不费吹灰之力就可以格物致知,遵循自己的本心去判断,也会放下自我的执着,不会用自我的感知去凌驾于公共利益之上。
所以,即便你会遇到麻烦,也不会因此而烦恼困惑,甚至你可能反而会感到舒畅,欣慰。
为什么我们会被让路的私家车点赞,会为牺牲个人利益,舍己助人的行为而感动,因为这就是致良知的结果,是我们每个人共同的两只。
而在另外一种情况下,当善恶的界限不那么清晰时,心中的我知就会不知不觉地控制着你,让你忽略了事情的本质,蒙蔽了你的认知,诱导着你做出错误的判断。
比如,我们常常会遇到不讲道理的人,即便你想要心平气和地去交流,你甚至为此提前做好了心理建设,想好了怎样去沟通,可是万万没有想到,对方根本就没有打算和你讲道理,而是横加指责,无中生有,强姿夺理。
若是你也心浮气躁,那么这难免会演变成一场争执。
而你若是宅心忍后,可能会被对方的表演惊得目瞪口呆,还会急火攻心,火冒三丈。
这时候,我们即便能够察觉到自己的情绪,可是也不知道该如何下手去格物致知,通常只能先忍耐下去,然后再做打算。
就算是这样,冷静下来,仍然找不到方法,不知道如何在这样的场景下去修行。
练行。
修心的功夫往往就是体现在这些细节之处。
当我们感受到对方不可理喻的时候,恰恰这个时候要注意,万万不要停留在感受之上,无论对方是多么的无理取闹,这都是你的感受,是对方给予你的当下的一种感知。
也许他是对的,也许是错的,暂且不论对错。
我们要明白的一点是,你感受到了对方的情绪,其实你自己的情绪也已经不再平复。
再进一步来说,你觉得对方在指责你也好,抱怨你也罢,甚至是在咒骂你。
我们仔细来看,这时候我们对于自我的感受是最为强烈的。
换句话说,我只产生的一只豆,在这个时刻也是最为敏感的,当你的心意为之所动时,你过度关注了自我的感受,于是你就会停留在情绪的层面,你就会仅仅能够思考为什么对方是这样的态度。
你的情绪就会因此而波动。
这种状态下,你是无论如何也无法为善去恶,去格物致知的。
因此,我们一再强调,格物致知要穿透感受,要如同一个旁观者一般去感受本心的良知,而不是停留在人心的层面,受到情绪的煎熬。
而这一切的根源,仍然还是源自于那个不安分的自我的认知。
要做到面对别人的指责,无理取闹之下,仍然可
以抽离出来去观察自己的本性变化,这就是修
练心的功夫,刚开始很难做到,甚至根本意识不到,但是我们时时警醒,事后反省改过,那么本心就会一天天的清明,练心修行的功夫也会一天天的坚定。
终究有一天,我们会拨开云雾,看到本心的智慧之光。